红色文化展播红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
“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,芜湖地区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团结带领广大芜湖人民,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,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,创建了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......”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张贤法在校内的展板前向
“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,芜湖地区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团结带领广大芜湖人民,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,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,创建了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......”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张贤法在校内的展板前向
粟爷爷讲新四军第一仗#【粟爷爷讲述新四军第一仗:你们干什么都要有主动性!】在新四军公祭活动直播现场,粟爷爷向大学生们讲述先辈战斗故事:抗战初期,新四军刚组建、装备简陋,先遣队奉命破坏京沪铁路 ——无炸药就靠众人合力,徒手将铁轨从碎石中拔出、掀翻,成功致敌军火车
1942年8月,江淮印钞厂在盐城阜宁举行开工典礼。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讲话中风趣地说:“我们新四军有两个大胖儿子,一个是军工厂,一个是印钞厂。要武器向军工厂要,要钱花向印钞厂拿。”
主力红军撤离南方各苏区后,国民党的军事“清剿”和经受不住白色恐怖考验的共产党叛徒,使苏区共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,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干部遭拘禁、杀害,但各游击区共产党的旗帜始终没有倒。项英、陈毅以及各游击区一批共产党的领导骨干,以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,对革命
1939年,她在新四军驻地采访时,正值战士们在传唱由陈毅作词、集体改编的《新四军军歌》,便将歌词译成英文。1950年,史沫特莱逝世后,她的朋友遵其遗嘱,将歌词手稿等遗物一起寄给朱德。
美国著名女作家、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·史沫特莱在《中国的战歌》一书第二十八节“妇女起来了”中有一段话:“抗战前,村子里的生活枯燥乏味,死气沉沉。但是,自从一年前来了新四军,世道好像开始在变样。旧世界土崩瓦解了。许多女学生参了军……妇女救国协会就这样在村子里诞生了
1906年,袁国平生于湖南邵东一个贫苦手工业家庭。虽然家境贫寒,但他天资聪颖,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——这所曾培养出毛泽东、蔡和森等革命领袖的著名学府。在校期间,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,1925年毅然报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,与林彪、刘志丹等人成为同
1944年的某一天,安徽嘉山县城一家饭馆里,发生了一场隐秘的交易。一方是隐藏身份的新四军二师侦察员居长玉,一方是伪军队长陆建华。居长玉把五包“飞马”香烟推到陆建华面前,这可是新四军生产的紧俏货啊!陆建华立刻按约定拿出一套伪军军装作为交换。几天后,他竟偷出两把崭
1945年2月22日,时任新四军吴淞情报组上级领导的王征明在日记中写下了“请盟机轰炸”五个字。当时,美军有一个观察组驻扎在延安,由于上报的军事情报及时准确,美军B-29型飞机在吴淞投弹击中了日军的多个军事据点,大减敌威。这些情报的背后,是一群被后人称为“江岸哨
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“铁军忠魂——新四军历史陈列”展厅内,几位观众驻足在一块长196厘米、宽61厘米、厚12厘米的石碑前,仔细观看刻在上面的文字。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陈文婕介绍,1940年,盐城市阜宁县抗日民主政权首任县长宋乃德动员数万民工修筑了90华里拦海大
新四军纪念馆特别推出“胜利属于人民—新四军抗战专题展”,分别于9月3日、9月9日,在盐城、上海对外开放。
1934年西赵庄党支部成立后开展地下活动,杨克明在进步思想影响下,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活动,担任新野县地下党交通员。1936年6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8月,杨克明带着6个农友投奔豫东南红军游击队,任战士、通信员、侦察员、侦察班长、侦察排长。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
80多年前,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,在美丽的石臼湖畔,一位年轻的新四军战士,用贝壳在沙滩上写下了满怀深情、充满生活气息的歌词;另一位战士看到后,随即谱曲,短短一夜之间,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便诞生了。后来,这首歌被广为传唱。这首歌曲就是被称为最抒情的新四军歌曲——《
6月7日 日军柴田部队从如皋出动,经丁堰向东“扫荡”。薛承宗的如皋县常备二团在崔家河阻击,击毁日军卡车1辆,毙伤日军30余人。最后,薛部因不善战,被日军迂回包抄,伤亡惨重,队伍溃散。
在晚会上,刘敏涛在情景剧《永远的番号》里演一位送儿参军的老母亲,那演技简直绝了!从开场哼着歌谣缝衣服,到得知 82 名战士牺牲时的震惊,再到送新兵出征的坚毅,每个眼神都是戏。尤其是那句“莫欺我中华无肝胆,母亲膝下百万兵”,声音从轻柔到嘶吼,情绪层层递进,直接把
1944年3月,新四军一师在江苏淮安向日伪军盘据的重要据点车桥发动进攻,经数日激战,收复车桥重镇。自那以后,华中敌后战场的敌我态势开始转化,我军逐渐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,转入反攻作战。在战法上,也逐渐由以游击战为主转入以运动战为主。此役虽已过去50余年,其情其景
1942年3月30日,七师政委曾希圣在七师干部会议上作根据地一年来的工作报告,阐述了他的发展为先、民生为本的财经贸政策理论。他说,要发展壮大七师力量,要改善群众生活,关键在生产,“生产是基本的办法”,而“生产中心应在工业方面”,“这也不是办大工厂”、而是“发展
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,新四军驰骋华中,对敌作战2.46 万次,抗击16 万侵华日军、23万伪军。其本身也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,由当初组建时的1万多人,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25 万多人。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,新四军是怎样壮大的?
1931年的南京总统府,蒋介石捏着份密报直皱眉。窗外梧桐叶打着旋儿落进铜缸,惊得缸里养的金鱼"哗啦"窜开。密报上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——"共党主力将向赣南转移,建议以优势兵力围歼"。落款处"杨永泰"三个字,像根细针戳在他心口。
“鲜血浸染着我们的姓名,也更加锻炼着我们的牺牲精神!”9月14日,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创排的《胜利之歌——歌声里的新四军》音乐党课巡演活动,在江都中学礼堂上演。以音乐为媒、以历史为魂,江都中学1000余名师生,共同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党课,重